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明末榆林小衙内 > 第4章 平虏寨

第4章 平虏寨(2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穿越兽世:兽夫宠我上天 港片:枭雄的诞生 快穿:这个小可怜我罩的 都市最强傻子 我家祖传有仙山 穿越EVA改写剧情 穿成被炮灰的小可怜,我摆烂了 少年狂歌修仙记 HP:当救世主得了疑心病之后 绑定系统,哄你入瓮让你插翅难飞

他一路唱着现代歌曲《精忠报国》:“狼烟起,江山北望,龙旗卷,马长嘶,剑气如霜,心似黄河水茫茫……”

孩儿们也有样学样,跟着吼唱起来。加上三次偷袭得手,战利品丰厚,士气空前高涨。

天快亮时,他们来到附近的平虏寨,自有狗腿子尤七八去叫门:“杜老根听着,小衙内来了,麻溜的开门。晚一须臾就打断你的三条腿。”

杜老根并不老,最多38岁。他原本是战死在萨尔浒的,杜松将军的亲卫家丁,鸟铳射术高超,七八十米的距离内十中八九。

他当年随军出征辽东,因为水土不服,总是上吐下泻,不得已留在后队。又因为当时洪水暴涨,阴差阳错躲过后金的重兵包围。

杜老根亲眼目睹敬爱的大帅全军覆没,后来只能跟着其他老兵,借着战场混乱和山高林密,沿着山脉和长城,一路逃回榆林卫老家。

回来后的他心灰意冷,每天用烧酒麻醉自己,浑浑噩噩的混日子。勤王北京时也没人喊杜老根,要不是鞑子大举入侵,卫所里实在找不到人,否则根本轮不到他当这个临时指挥官。

小衙内队伍的到来,就像给提心吊胆的平虏寨,注入一剂强心针。

明朝九边军寨正常配属一百人左右的士兵。因为驰援北京,这里现在有三十七个理论上的战兵,但真正能开弓放铳的只有十五人。

大炮就别提了,连最轻便的马上佛郎机,都被带去北京了。

搞得当地土财主逃难,只敢躲到大山深处去,根本不看好这个缺兵少炮的破烂兵堡——那些个老弱病残,还不如自家的一群狗呢。

孩儿们进堡后,兴高采烈的显摆战利品,吹嘘自己的战绩。除了虎大威,这些家丁都只有十五六岁,心里根本藏不住事。

杜老根还是醉醺醺的模样,脑子里认定尤少爷只是外出打猎,正好赶上鞑子入侵,碰巧打死几个散兵游勇而已。等到敌人大兵压境,报复还击,这个少爷坯子就该哭爹喊娘了。

小衙内跟往常一样,扔下一块银子,要求烧水做饭,款待自己的家丁,就跟大公鸡似的直奔王寡妇家。

她是战死在萨尔浒的,原保定总兵,也是榆林卫人的王宣将军远亲。

如花似玉的小媳妇当时刚成亲,他的丈夫就作为王宣总兵的亲卫家丁,一同赶赴辽东,再也没有回来,也没有留下一男半女。

王寡妇婚后一直跟着病怏怏的婆婆、腿脚因负伤残疾的公公、老公死后才陆续出生的两个小叔子一起生活。

要不是家里老的老、小的小,实在是跑不动,他们一家子早就逃出远看铜墙铁壁,实则豆腐脑的平虏寨了。

木讷的王老爹在门口接过两匹马的缰绳,一瘸一拐的牵去马厩。两个五六岁的小男孩,嘴里咬着手指头,靠着门口,像看仇人一样的,恶狠狠的盯着小衙内。

“桃花马上的粮食和冻羊,是给你家的。”

不知道是不是“穿越综合症”,小衙内有时候是现代灵魂,控制这具年轻强壮的明朝肉身;有时候是原主精力旺盛的荷尔蒙,主导自己的所作所为。进到里屋,关上房门,二十多岁的年轻寡妇就主动俯下身子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抗日之鬼打鬼 虚幻的战火 大唐:拜托,我真没想造反啊 三国: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大唐:摊牌了,我就是全能高手 战国太阁第一人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大唐第一节度使 重生战将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