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> 第47章 包山

第47章 包山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农门炮灰:全家听我谐音改剧情 让你养老婆,没让你养BOSS 他偏执温宠 靠复制,带领帝国崛起 傅少和他的金丝雀 我在游戏世界抓凶手 我的姐姐是个大魔王 和流量小生闪婚 欣喜时光遇见你 灰烬深处有余温

祭祖后,李延宁又回到学堂读书,抓紧时间复习,过两天要月考了。入学半年,他的每次月考都在前两名,第一名总在他和顾淮谨之间产生。

近两次月考,还有二世祖同窗偷偷下注这次他们谁第一。县学里的学子家世背景大多很好,像李延宁这样的农家子很少。

农家子的生活习惯和作风与有钱人家的小孩相差甚大。双方相处不来,除了互相问问学问的事情,很少交流。

尤其李延宁上次拦县令的车献脱谷机,这次又得到皇帝的赏赐,一些原本就看他不顺眼的同窗更加嫉妒他,背地里酸他几句不说,明面上更爱搭不理。

当然也有一些见风使舵的人给李延宁抛出结交的橄榄枝,请他参加诗会什么的。

李延宁一个成人芯子,是很看不上这些小毛孩的勾心斗角,索性拒绝个干净,每天认真读书,当班上的隐形人。他是来科考学习的,不是来交狐朋狗友的。

这些同窗中学问好的,除了顾淮谨、赵子凡还有胡鹏程外,其他都一般。起码李延宁都看不上,自然不屑与他们为伍。

顾淮谨就不说了,对谁都冷脸,一副冰山酷哥的派头。赵子凡是个社恐,一心只读圣贤书,不喜欢与人交流,偶尔会找李延宁聊几句学问。

钱玄之就是带头看不上李延宁的人之一,一向对他没什么好脸色,李延宁也懒得理他。

他只与表哥亲近些。胡鹏程性格温和,与大多数人都相处得来,也曾劝过李延宁多与同窗交流,李延宁当耳旁风。

他每天除了学习、练字、练武,还要培育辣椒。经过半年的精心照顾,那株辣椒苗已经长大,结出了二十四个辣椒。

十一月时,他又将这二十四个辣椒剥出籽来,育苗再种,现在他开辟出一小块田专门种辣椒。千山村的气候比较温暖,辣椒种植两季没问题,明年再培种一年,就能扩大种植规模。

李延宁想着自己的计划,便来找李青鹤商量,他想包下千雾山。他在县学查过华朝律法,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华朝的山都属于皇帝。

私人想要包山需要到官府报备,官府判断此山属于荒山,包给私人不会影响百姓生活所需的来源,才可以卖。

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对山上物资的依赖非常高,他们需要在山上捡柴禾烧火取暖,挖竹笋、野菜、菌菇等吃食,还有建房做家具的木材等等。一般官府很少会将山卖给个人。

若说包北山或者南山那基本没可能。但千雾山有可能。虽然此山较高,面积也大,但是山里瘴气多,易迷路,野兽也多。村中百姓极少会上山,全包估计有难度,但是包下靠千山村的一面山应该不成问题。

只要包下山,李家就能请人开辟几条上山的路出来,路好走了,摘山货,采栗子,打猎就没那么难了。

再将千雾山下围起来,既能防止野兽下山,也能防止村民私自上山采摘东西。有了围墙,山路好走后,李家雇佣村民上山采摘山货也更方便管理。

李青鹤赞同儿子的想法。现在有了御赐牌匾,去找县令也没有那么麻烦。

十二月初,父子俩去了趟县衙,方县令接见了两人,听说父子俩要包一座荒山,顿时有些好奇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抗日之鬼打鬼 虚幻的战火 大唐:拜托,我真没想造反啊 三国: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大唐:摊牌了,我就是全能高手 战国太阁第一人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大唐第一节度使 重生战将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