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> 第131章 捐粮

第131章 捐粮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农门炮灰:全家听我谐音改剧情 让你养老婆,没让你养BOSS 他偏执温宠 靠复制,带领帝国崛起 傅少和他的金丝雀 我在游戏世界抓凶手 我的姐姐是个大魔王 和流量小生闪婚 欣喜时光遇见你 灰烬深处有余温

有人问到吴老板的疑问:“我见路边有两块路牌,一块写着和兴食肆,一块写着金瑞楼,这金瑞楼可否就是指这里?”那人指了指他们所在的酒楼。

王纯义让李延宁来给大家解答:“这个由贤侄李延宁来回答大家的疑问。”

李延宁起身作揖道:“各位老板们好,在下李延宁,乃悠州东临府的秀才,应我州太守号召,来任甬官的文书先生一职。在下一路走来见徭夫们自带干粮,自备农具干活非常辛劳,家贫的徭夫活活饿死累死的也不少。

“在下心生怜悯,想减轻徭夫劳动负担,于是便设计了有轨马车。承蒙王大人看得起,让在下做了督工,这才有了第一条木轨道。今天各位看到也亲身体验过了。”

吴老板道:“李公子好巧思,马车在上面确实平稳又快速。”

另一个老板道:“这样平稳快速,马儿跑起来省力,能多拉不少货物。”

“跑得快,还能节省时间,一举多得。李公子大才,我等佩服。”

李延宁继续道:“木轨道虽好,可所需要的木材处理起来也颇费功夫,建造起来不简单。我见徭夫们饿得有气无力,于心不忍,便自费买了米粮给徭夫,他们知恩图报,提议为我建块路牌。”

众人不免想到近日流传的话本,有了钱财后,谁不想要名利,受人尊敬和爱戴?

李延宁又道:“我家在悠州东临府开了一家食肆,名为和兴食肆,这条路又正好是去往悠州东临府方向,我便在路牌上写了我家食肆的名字。

“各位来往之人见到路牌定会好奇和兴食肆是家什么样的食肆?因此我又在路牌下介绍了一些我家食肆的具体信息,比如位置、特色菜等,也算打个广告的作用。”

吴老板喃喃自语道:“广告,就是广而告之,这路牌好啊,路过之人见到,那岂不是人还未到东临府,已经先记住你家食肆了,那去了东临府不得去尝一尝?”

在场的商人都是人精,怎么会不知道这路牌的好处。

随即又想到从悠州来锦州路上的那块金瑞楼的路牌,那岂不是悠州人还没到锦州,已经记住金瑞楼了?那同样开酒楼的铺子必然比不上人家名头响。

金洵笑道:“以后悠州来我锦州的人,一路过就能看到以我家酒楼命名的木轨道了。”

商人们议论纷纷,谁不想自己的商铺能广而告之呢?

吴老板问:“李公子,敢问立这路牌有何要求?实不相瞒,我家世代从事布匹生意,价廉物美,可就是知道的人不多,若是能像和兴食肆和金瑞楼这样打广告,那就有更多人知道。”

其他老板也纷纷附和。

李延宁和金洵对视一眼后,道:“我和金老板都是花钱买了米粮和木材给徭夫们造路。他们感念我们心善才为我们立路牌。”

商人们转念一想就更心动了。路过的好奇之人定然会问为什么他们的酒楼食肆能立路牌?当地人再一解释,那能因为什么?因为老板心善,心系百姓,感念徭夫不易,捐粮捐钱帮忙修路。

这样有仁心的老板必定不是奸商,那能不去他家的铺子买东西和吃饭吗?

这不就跟话本里写的一样,做了善事,生意兴隆起来。而路牌又能起广而告之的作用,何乐而不为呢?

吴老板迫不及待问王县令道:“王大人,不知在下可否给辛劳的徭夫们捐一些米粮?自古徭夫皆辛劳,他们修路也是方便我等出行方便,是为大众造福,我也愿为他们尽点绵薄之力。”

王纯义道:“吴老板大义!自然可以,徭夫们必定也会为你立路牌。”

其他老板也纷纷道,我等也愿意出力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抗日之鬼打鬼 虚幻的战火 大唐:拜托,我真没想造反啊 三国: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大唐:摊牌了,我就是全能高手 战国太阁第一人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大唐第一节度使 重生战将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