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其他类型 > 光丫爱学法 > 第148章 佛经心经,太上老君说了心经,老君西昇经

第148章 佛经心经,太上老君说了心经,老君西昇经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逼我养外室子?侯门主母她杀疯了 星际娇宠:大佬们低声诱哄 九界仙途 恋爱脑反派总对我穷追不舍 囚禁天光 盛京姝华 大叔别跑,我不吃人 漫游影视诸天之旅 血色的江湖 一江烟火见寒川

《到达彼岸终极智慧心经》

敬礼一切智者。

神圣的观自在觉醒者,修习深度的”到达彼岸终极智慧法”。

修习时,从上至下看透了五种聚合现象,而且见到它们的本性是虚空。

“这里,舍利弗,形相是空的,虚空正是形相。”

“形相与虚空没有不同,虚空与形相没有不同。”

“形相,是那些虚空。虚空,是那些形相。”

“所以:感受、思想、潜习、认识,亦是如此。”

“这里,舍利弗,一切法则的特性是虚空。”

“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缺不满。”

“因此,舍利弗,虚空中,没有形相。”

“没有感受、思想、潜习、认识。”

“没有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舌头、身体、心识。”

“没有形相、声音、气味、味道、触觉、法则。”

“没有眼球组织,甚至没有思维认识组织。”

“没有无知,没有无知的灭尽。”

“没有老化和死亡,没有老化和死亡的灭尽。”

“没有痛苦及其来源、灭亡、道路。没有知识,没有获得。”

“因为没有获得,依赖觉醒者们的”到达彼岸终极智慧法”,所以没有意识的障碍。”

“因为没有意识障碍,所以没有恐怖、超越颠倒错乱,可专注于”终极解脱”。”

“三个世代所有的彻悟者,都基于”到达彼岸终极智慧法”。”

“依赖这最高的、正确的觉醒法,完全觉醒了。”

“因此,应当知道,”到达彼岸终极智慧法”是伟大的真言。”

“是伟大知识的真言,是最高的真言,是无与伦比的真言。”

“能除一切苦。真实不虚。”

“因此,我说”到达彼岸终极智慧法”的真言,如下:”

“到达、到达,到达彼岸,一起到达彼岸,觉醒啊!哇哈!”

以上,到达彼岸终极智慧心经完。

老子丹道—-《太上老君说了心经》

『正统道藏』洞神部本文类

老君曰:

“若夫修道,先观其心。心为神主,动静从心。”

“心动无静,不动了真。心为祸本,心为道宗。”

“不动不静,无想无存。无心无动,有动从心。”

“了心真性,了性真心。心无所住,住无所心。”

“了无执住,无执转真。空无空处,空处了真。”

老君曰:

“吾从无量劫来,观心得道,乃至虚无,有何所得?

“为诸众生,强名得道。”

老君曰:

“吾观众生,不了其心。徒劳浩劫,虚役其神。”

“於心无了,永劫沈沦。依吾圣教,逍遥抱真。”

老子丹道—-《老君西昇经》

[南北朝\/梁]《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》

【卷上】

西昇章第一

老君西昇,开道竺乾﹔号古先生,善入无为﹔不终不始,永存绵绵。

是以昇就,道经历关。关令尹喜见气,斋待遇宾,为说道德,列以二篇。

告以道要,云道自然﹔行者能得,闻者能言。

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﹔所以言者,以音相闻﹔是故谈,以言相然。

不知道者,以言相烦﹔不闻不言,不知所由然。

譬如知音者,识音以弦﹔心知其音,口不能传﹔道深微妙,知者不言。

识音声悲,抑音内惟,心令口言,言者不知。

道深章第二

老君曰:

“道深甚奥,虚无之渊﹔子虽闻道,心不微丹﹔所以然者何,书不尽言。”

“着经处文,学以相然﹔子当宝之,内念思惟﹔自然之道,不与子期。”

喜则稽首再拜:敢问学之奈何。

善为章第三

老君曰: “善为书术者,必绥其文﹔善论达其事者,必通其言。勉而勤之,得道矣。”

“为正无处,正自归之﹔不受於邪,邪气自去﹔所谓无为,道自然助。”

“不善於祠,鬼自避之﹔不劳於神,受命无期﹔无进无退,谁与为谋﹔为是致是,非自然哉。”

喜则稽首:今闻命矣。

慎行章第四

老君曰:

“慎而行之,宝而怀之。吾将远逝,不期自会。”

尹喜受言诚深,则於关称疾弃位,独处空闲之室,恬淡思道,归志守一,极虚本无,剖析乙密﹔观缕妙言,内意不出﹔诵文万过,精诚思彻﹔行真归身,能通其玄﹔论无极之原,故能致神仙。

道象章第五

老君曰:

“道象无形端,恍惚亡若存。譬如种木未生,不见枝叶根﹔合会地水风火,四时气往缘﹔气为生者地,聚合凝稍坚﹔味异行不等,甘苦辛硷酸﹔气行有多少,强弱果不均。同出异名色,各自生意因。”

“从是异性行,而有受形身﹔含养阴阳道,随所依为亲﹔生道非一类,一切人非人﹔本出於虚无,感激生精神。”

“譬如起音者,掇弦手动传﹔宫商角徵羽,口气呼吸元。”

“身口意为本,道出上首元﹔本静在虚静,故曰道自然﹔五音所动摇,遂与乐色连。”

“散阳以为明,布气成六根﹔从是有生死,道遂散布分﹔去本而就末,散朴以浇淳﹔道变示非常,欲使归其真。”

生道章第六

老君曰:

“告子生道本,示子之自然﹔至於万物生,情行相结连。”

“如坏复成,如灭复生﹔以成五行,阴与阳并﹔辗转变化,遂为物精。”

“吾思是道,本出窈冥﹔愚不别知,自谓适生﹔子无道眼,安知生灵。”

“天地人物,虚无囊盈﹔一从无生,同出异名﹔是亦本非,在所用正﹔所字非字,乃知其诚﹔当与明议,勿与愚争。”

“子取正教,勿信邪听﹔何以知邪,子为物倾﹔何以知愚,不察言情。”

“为道问道,为经问经﹔问不本末,知愚冥冥﹔但知求福,不知罪婴﹔但知养身,不知戮形。”

“婴儿之姿,贵养厚敦﹔忽无就形,知非常生﹔无履大白,可令永存。”

“有何妙意,乃欲相倾﹔父子恩深,不是相听,勿复噭慨,远近笑人﹔掩恶扬善,君子所宗。 ”

邪正章第七

老君曰:

“邪教正言,悉应自然﹔故有凶吉,应行种根﹔如有所受,种核见分。”

“道别於是,言有伪真﹔伪道养形,真道养神﹔真神通道,能亡能存﹔神能飞形,并能移山﹔形为灰土,其何识焉。”

“耳目声色,为子留愆﹔鼻口所喜,香味是怨﹔身为恼本,痛痒寒温﹔意为形思,愁毒忧烦﹔”

“吾拘於身,知为大患﹔观古视今,谁存形完﹔吾尚白首,衰老熟年。”

“吾本弃俗,厌离世间﹔抱元守一,过度神仙。”

“子未能守,但坐荣官﹔子能不动,神灵得安﹔子能捐欲,举事能全﹔子能无为,知子志坚。”

“今为子说,露见敷陈﹔散析剖判,真伪别分﹔子当谛受,重道因勤。”

“道为明出,经为学先﹔授与能行,不择富贫﹔教化与乐,非有疏亲﹔取与能行,文与其人﹔学尔教尔,不师道真。”

天地章第八

老君曰:

“天地与人物,本皆道之元﹔俱出於太素,虚元之始端﹔仿佛之精光,微妙之上玄。”

“譬如万里坑,下有淡流泉﹔视之甚浊微,彻见底沙难﹔窈窈而冥冥,不知所由然﹔亦如终逝者,不见其灵魂﹔淳阴共和合,阳不能显分。”

“过往与甫来,视譬以见前﹔尚不能了理,安能知亡存﹔譬如喑哑者,不能传人言﹔为聋弹宫商,其人岂能闻﹔才辩有其智,受教如语传﹔自谓通其情,情衷不能丹﹔是故失生本,安能知道元。”

行道章第九

老君曰:

“子若行吾道,当知上慧源﹔知亦不独生,皆须对因缘﹔各有行宿本,命禄之所闻﹔同道道得之,同德有德根﹔宿世不问学,今复与失邻﹔是以故得失,不乐於道文。”

“贪欲利荣宠,受施念恩勤﹔更以财相厚,不哀下窭贫﹔必复多嗔恚,无所处定原﹔学不得明师,安能解疑难。”

“吾道如毫毛,谁当能明分﹔上世始以来,所更如沙尘﹔动则有载劫,自惟甚苦勤﹔吾学无所学,乃能明自然。”

“华要归其实,茎叶如本根﹔为道归祖首,以知元始端﹔子当无相启,勿以有相关。 “

【卷中】

重告章第十

老君曰:

“吾重告子,子当谛受﹔道以无为上,德以仁为主﹔礼以义为谦,施以恩为友﹔惠以利为先,信以效为首。”

“伪世亦有之,虽有以相诱﹔是以知世薄,华饰以相拊﹔言出飞龙前,行在跛鳖后﹔仁义礼信废,道德荒亡腐﹔不以道相稽,反以财相辅﹔譬如鉴中影,可见不可取﹔言如响中应,风声岂可聚﹔伪世教如此,如是迷来久。”

“天下之人物,谁独为常主﹔迷迷以相传,辗转相授与﹔邪伪来入真,虚无象如有﹔自伪不别真,为贪利往守﹔非常正复亡,痴盲持自咎﹔如木自出火,还复自烧腐。 ”

圣人之辞章第十一

老君曰:

“圣人之辞云:道当以法观,如有所生者,故曰为自然。眼见心为动,口则为心言﹔鼻为通风气,鼻口风气门﹔喘息为宅命,身寿立息端﹔譬如谷草木,四时气往缘﹔气别生者死,增减嬴病勤。”

“以是生死有,不如无为安﹔无为无所行,何缘有咎愆﹔子不贪身形,不与有为怨。五行不相克,万物悉可全﹔万物无有常,成者不久完﹔三光无明冥,天地常昭然。 ”

观诸章第十二

老君曰:

“观诸次为道,存神於想思﹔道气和三光,念身中所治﹔仿佛象梦寐,神明忽往来﹔”

“淡泊志无为,念思有想意﹔自谓定无欲,不知持念异﹔或气尚粗盛,自知尚多事﹔”

“事兴则形动,动则外通谋﹔谋思危之首,危者将不久﹔不久将欲衰,衰者将不寿。”

“以身观声名,物事难可聚﹔以名声称号,必为是所诱﹔皆坐於贪欲,贪欲为殃咎﹔贪者为大病,习贪来已久﹔合会微渐滋,非针艾所愈。”

“还身意所欲,清静而自守﹔大圣之所行,不慕人所主﹔有常可使无,无常可使有。 ”

经戒章第十三

老君曰:

“经戒所言,法义所推﹔赫赫兴盛,不如微妙﹔实不如虚,数不如希﹔邪多卒验,急不如迟﹔兴者必废,盛者必衰。”

“圣人绝智,而为无所为,言无所言,行无所施,孰能知此。”

“偶不如奇,多不如寡。孰贤难随,孰仁难可。其义少依。能知无知,道之枢机。”

“空虚灭无,何用仙飞。大道旷荡,无不制围。子能明之,所是反非﹔经言审谛,孰之能追。 ”

深妙章第十四

老君曰:

“道言深妙,经诫乙密。天地物类,生皆从一。”

“子能明之,为知虚实﹔子若不照,显之不别。”

“子志於有,无为所疾﹔为有所婴,亿载无毕。”

“道言微深,子未能别﹔撮取於略,戒慎勿失。”

“先捐诸欲,勿令意逸﹔闲居静处,精思斋室﹔丹书万卷,不如守一。”

“经非不达,中有虚实﹔言有必无,子未能别﹔言无必有,子未能决﹔但当按行,次来次灭。”

“道有真伪,福有凶吉﹔罪有公私,明有纤密﹔占往知来,不如朴质。 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落魄小姐:总裁大人爱上我 农门福妻旺夫又旺家 暴君爹爹小甜娇,全皇朝最横的宝 特种战兵 贺少的替嫁暖妻 反派们的团宠她又娇又甜 修仙异能掉线中 恶魔轻轻抱:少爷,请放手! 特摄公寓 暗恋大神住隔壁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